对于“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”这一则新闻要冷静看待。因为我们媒体普遍科学素养都不够,诸如“治愈癌症”“突破白血病”之类的节奏带了不是一次两次了。我跟学生物的朋友聊了聊,发现这个事情果然耐人寻味。首先这是非常严重的伦理问题:第一,完全人体试验是绝对禁止的;第二,人类胚胎不可以在体外超过14天,实验结束后不能再植入任何生物的生殖器官中——这些原则全被打破了。我朋友非常激动地说这件事会让中国生物医学界名誉扫地。
其次,之前已经有人用这个技术成功实现人体基因编辑了,但用的是不可能发育成人的三倍体胚胎并及时销毁了。所以媒体宣传的“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”并不严谨。美国和瑞士都有类似的技术,只不过人家没有实践在人体而已。贺建奎这一次人体实验,与其说是“重大科学突破”,倒不如说是“重大伦理底线的突破”。
最后,对于两个女婴来说,其中一个女孩是嵌合体,也就是说她只有50%的细胞可以免疫艾滋病。但这可能让她们两个一辈子都生活在定期取血、组织并暴露在媒体聚光灯下——并未征得她们的同意。一对刚出生的婴儿,自己未来一生中将要面临种种负面环境却无能为力,这是任何人类基本伦理都无法接受的。更严重的,因为基因并未完全破译,她们可能会有伴随终生的后遗症甚至基因病。
可以说这是非常严重的伦理问题,我朋友说谁给这种实验通过的伦理申请就该锤爆谁的狗头。我看了一下新闻说深圳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生物医学顶尖的高校,是谁组织科研的呢?一查果然不那么简单:
但是这个莆田系的民营医院否认了此事。但不管怎么说,今天媒体大肆宣扬的“科学家贺建奎”怕是要长时间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,甚至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了。
关于这一次实验的风险,很多专业的科普博主都说过,我就不班门弄斧了。大致可以理解为,一个基因可以对应多种功能。比如说修改了这个基因可能免疫艾滋病了,但是就会非常易于感染其他疾病了。比如有镰刀贫血症基因的人,对于免疫非洲疟疾就有天然的优势,所以以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而论,还不足以支撑在人体改造基因。对于基因庞大功能的研究,我们人类才刚刚起步,结果你连在小白鼠身上的详细论证都还没做出来,直接在人身上使用了,别说伦理层面了,这连基本的科学实验的要求都达不到。
为什么人体实验要慎之又慎,这是客观规律决定的。科学伦理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:科学技术是为人服务。然而在条件如此不成熟、缺乏专家评估、缺乏足够理论支持的前提下,贸然对人进行基因编辑,就等同把人当成了对照组、参考值、实验结果。那么究竟是科学技术为人服务,还是人为科学技术“服务”?一旦突破这个底线,科学伦理的基石就会轰然崩塌,造成的后果难以想象。
这不是危言耸听。别说对人了,科学伦理对于动物实验都有“3R原则”:Refinement, replacement, reduction。看《毒液》里的大反派,为什么全世界对他的人体实验如此敏感,因为这是一个基本的底线。一旦未经充分论证和监督的人体实验这条红线被越过,在这个贫富差距如此之大的世界中,在这个发展中国家还有45%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世界中,在这个有大量文盲、流浪汉、孤儿的世界中——将会造成怎样不可收拾的后果,将会引发怎样的伦理灾难,大家自己去想象。所以在现阶段生产力发展和经济不平等的前提下,这就是一个死线,没有任何理由。
有一个基本原则,我们支持科技进步,支持科研工作者们进行科学研究。但是,饭要一口一口的吃,路要一步一步的走,步子太大,容易扯到蛋。
伦理为什么重要,因为是人心所向。我有一个不是很严谨的解释:什么是伦理,伦理就是人性的最大公约数。你敢挑战这个最大公约数,你就别怪人们去反对,这是客观规律。
这位所谓的“科学家”踩的红线不止有人体实验,还有一条就是基因编辑。我们下面来探讨一下为什么基因问题同样成为了一条“伦理红线”。
我在2017年初的时候发过一条微博:
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,就连发语音、用呵呵和微笑的表情包、QQ邮箱发简历这么简单的事情,我们还没有一个基础的共识,更别提改变基因这个问题了。
人们为什么去反对一个事情,很简单,这件事不符合我们的美好愿望,不符合我们认知中的公序良俗。所以说这是一个“民粹主义”的问题,而不是一个“精英主义”的问题。科学毫无疑问是精英主义的范畴,但是这个社会如何看待某些“科学”,这就是伦理学要去探讨的问题。
即便我们越过民粹主义的“人心”批判,对于基因编辑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争辩的话题。有些人就已经提出过担忧,有实力进行编辑的,肯定是经济实力足够的富人阶级。那么他们对自己的健康、身材、相貌、智商、领导能力任意改变,这样阶级就完全固化,整个社会的流动性为零,富人生而为王,穷人永世为奴,更与人们心中的“公序良俗”相悖。这就像刘慈欣的科幻小说预言的那样:“富人和穷人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,就像穷人和狗不是同一个物种一样,穷人不再是人了。”“哦,那事情可真的变了很多。” ——《赡养人类》
还是那句话,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。看看转基因食物遇到多大的阻力吧,这还是在没有明显证据的情况下。但凡这两个双胞胎姐妹日后真的因为基因编辑落下什么病,或者就是普通的头疼脑热,但民众会对这项技术怎么看?别说将来了,看现在相关微博下面就各种乌烟瘴气的评论,反转的就不用说了,还有民科、神棍、宗教人士、“用爱发电”人群。随便去看看有多少人刷“人是上帝创造的,人无权改变人”这类的评论。我们这位“科学家”步子太大扯到蛋,对于我们的科学发展会造成多大的伤害,大家可以稍微想象一下。
有人对他的行为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:“为了照亮自己,点燃了整个森林”。
所以说这件事情不仅是伦理灾难,更是科学灾难。你不遵循科学伦理,就会对科学事业发展造成伤害,这甚至都没有对与错,就是很功利主义的一件事。这就是人性,这就是客观规律。讲道理啊,理科生不要瞧不起文科,从“懂人性”到“制度设计”再到“伦理规范”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是维系社会平稳运行的必要条件。
毛主席就批评过,有些人只讲“斗争”,不讲“斗争策略”。毛主席还说过,凡事都要讲一讲“政治”。你想研究科学没问题,但好歹有一些“人情世故”的常识吧?当年孙权劝曹操当皇帝,曹操说:这小B崽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(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)。曹丞相是明白人,是讲策略的,而贺建奎的行为就是把中国生物医学届、乃至是整个世界的基因研究都架在火上烤了。
有一些机械唯物主义者甚至还为这件事叫好,认为这个人敢为天下先;还把反对他的人比喻为封建卫道士、中世纪教廷,实在是脑子瓦特了。伦理委员会跟教廷能比吗?一个是反科学的,一个是规范科学的。没有人文关怀的科技进步,就是天生的风险。许多科幻作品都围绕这个题材展开,多少“科学怪人”“技术灾难”都是在人性堕落中一步一步无可挽回。别说这个了,历史上多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:洛杉矶光雾污染、日本水俣病、印度博帕尔惨案——这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啊。秦人不暇自哀,而后人哀之;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wuxiareview.com/archives/4582/
应广大网友要求,特开了个公众号防失联,有想法和建议可以在公众号留言。
微信扫一扫关注“武侠评论”(微信内直接长按二维码)